聯署支持 — 香港人致蔡英文總統公開信【港人入臺提案】

聯署支持 — 香港人致蔡英文總統公開信【港人入臺提案】
Why this petition matters
聯署支持 — 香港人致蔡英文總統公開信【港人入臺提案】
反送中運動已持續數月,起碼5位年輕人捍衛香港民主自由不惜死諫、超過230港人受傷、被捕人數多達500多人。面對政府打壓:用政治檢控想令香港人噤聲;8月5日單日用上800發過期催淚彈、140發橡膠子彈及20發海綿彈攻擊市民;懷疑有解放軍混入香港警察當中鎮壓示威;日前一名學生更因買鐳射筆(觀星筆)而被警察拘捕。
香港人不會放棄抗爭,而同時,我們清楚中共往後的打壓只會更可怕更高壓。
香港逐漸被侵蝕自由和法治,而台灣是香港的命運共同體。蔡英文總統曾經表態支持反送中運動,現在香港人希望蔡總統能夠以實質行動支持港人。
蔡英文總統在8月2日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專訪時曾表示:對於香港人認同民主的價值,願意來台生活,工作,遵守台灣法律的規定,都非常歡迎。
6月至今,已有超過500名港人因示威活動被捕,當中大量為政治檢控,欲以白色恐怖恐嚇港人自我審查,不再發聲。一片白色恐怖下,希望台灣能落實【港人入臺提案】,給予港人居留權。
香港人為了守衛家園定必戰至最後一刻,【港人入臺提案】不是指香港人要離棄我們的家,而是為年輕的一代爭取一個後備的保障,當他們在前線為我們擋子彈,我們要為他爭取一個後備方案,一個能夠呼吸自由空氣的未來。
一封向蔡英文總統陳情的公開信已在日前以空郵及電郵送到蔡總統手上,並得到回覆,已將【港人入臺提案】此要求交到行政院處理。現在需要香港人和台灣人以至全球支持香港的華人聯署,請求蔡總統以實質行動站在捍衛自由和法治的一方!
懇請大家參與聯署並廣傳!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E4%B8%80%E7%BE%A4%E9%A6%99%E6%B8%AF%E4%BA%BA-101976227828129/
公開信全文:
蔡英文總統
大鑒
香港人致蔡總統之
全球華人公開信
【港人入臺提案】
蔡總統與臺灣人明鑒:
國父孫中山曾回他的母校港大解說,最初自由的思想實是從何而來,他說皆盡從香港。本港近月的社會動盪,總統必有所聞。絢麗海港,風雨如晦,得知最近有港人於絕望邊緣而毅然赴臺,卻久未得貴府予以真切積極的照護,我輩全球華人不禁心感嘆息,且憂慮重重。
眾多香港青年志士畢業以後,秉持純真的公義於社會行走,相信為民主、民權、民生盡瘁之本懷。港府既立於今世,逆世界潮流以自封,歷屆高官寡聞而淺見,專己而守殘,二十年來若坐暗室之中,社會受盡諸多約束,經歷倒退,貧富懸殊,官商、警黑勾結,卻一無愧疚,無數次陳情,北京亦充耳不聞。百萬港民對社會前景盡失信心,人民心思才力皆為所束縛,此吾鄉處心不安。雖則如此,港人依然堅實平和般抗命,訴諸遊行訴求,理性表達,年復一年,堅毅不屈,縱有百折而不殆。或有部份港民今後屬意東渡赴臺,倘若能得總統佈置妥當,能夠安居樂業,以總統的以民為本方略,民眾皆享安樂,更有甚焉,定必全球華人人心之歸向。
香港青年志士們實對貴境社會甚為感佩,更信總統不拘一格,選賢任能,廣收博採,與其他黨派有所不同。但今諸公袞袞,只因循觀望,與我輩港人既共存於世,但於民主進程、民生自由上莫展一籌,一手一足,豈得挽我華人民主江河哉?倘若俯仰時變太久,而袖手太息,則終無所救。極望臺北諸君勉之。
總統定必瞭解,一九四五年基於同盟國間不應有租界及治外法權等,中國政府本應順理成章接收香港,美蘇均盡支持,卻事與願違,因日本敗走後英國捷足先登,恢復治港,國府蔣總統廣西行軍就此中途卻步,棄港予英國殖民。然而港人於一九四七至一九四九年間,卻積極不斷支援經香港乘船北上的國府人士,以致照顧志士家眷,比如九龍東調景嶺等地定居及紀念雙十等。而英國至一九九七年卻以一國兩制之名將香港交予北京,未有為普遍港人提供居英權,由此至終港民從來未得基本自主及話語權,至今皆然。
雖眾人理解貴府未能直接參與影響本港現局,但對此地人民的道義責任卻昭然,能夠收納與總統的人民意志相符而飄洋過海的港人於貴境生活,竭力盡總統所能,真誠維護熱愛追求民主的各方華人,力證華人是可以成功實施民主社會,乃當世全球華人對貴府的衷心期盼。
我輩港人,尤其當今為數不少的年輕志士,雖不敢自居世界優等,但本質溫良、和藹、開明,且坦然、謙遜,具國際視野與學歷知識。雖民主並非與生俱來予我等,但我民一樣懷抱著熱愛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理想,絕不比臺灣人民對民主的珍惜為少。此等素有世界的認可。倘沒有保守專制的羈絆和壓制,我輩則能真正如古人所說般,可以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且心懸兩岸三地間,爭取這時代人文進步的契機。
誠然千因萬緣,我輩港人素來對臺灣民眾的文化認同與生活模式感覺相對親近,有如繁體中文、娛樂、歌藝、文化、文學、電影、飲食、潮流、教育與商業往來等的悠久淵源,人民生活水平與素質的相約,力證我港人民如能赴臺生活必能於各方面有所貢獻。我輩不求自立,只求安居。
倘若我港人才未來願意東渡貴境,以總統的胸懷能夠容納我民,天下多才士,使之可與貴境的民眾融合,共建華人公民社會,於文化、科學、教育、醫療、公益事務等國際領域能並肩貢獻。可能方向比如移臺港民有居住及公民義務與權利,或於桃園市郊甚至澎湖列島其中一兩小島設置港僑與華僑居住商業圈,吸引學術、經濟、法律與金融商業人才貢獻臺灣、香港以致外地。同折衷於公義,商度於時勢,然後可以望合,此誠仁人君子之盛心也。
此舉不但供港人一個新的選擇,更有助提升貴府國際競爭力,貴境國際認可地位及生產力隨之提升,貴府將為華人社會推進更高層次。國內外選民定必更加民心歸向,對總統未來管治發展更具信心,共建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臺港人文薈萃之境,為全球社會的驕傲,必廣得國內外的民心,乘此機會,可對世界展現民國的大道風範。今上賢明,舉世共悉,將來華人文明民主社會得以鼎足於世之日,實乃總統之功。
有似愎諫者,實則吾人於總統敬之。故敢傾吐肺腑,言之不慚,幸明詔之。此信僅訂於月內向全球媒體發佈。望君公開賜覆,是所厚望。
伏乞諒鑒為幸
晚輩們 叩首
二零一九年盛夏於香港山林中
Decision-Makers
- 蔡英文總統